问题 |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多久? |
释义 |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了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法律分析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拓展延伸 民法典诉讼时效期间是多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是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后,人民法院规定的诉讼期限。根据不同案件性质和情况,诉讼时效期间的长短也不同。 一般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而涉及合同纠纷、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纠纷等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当事人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将失去胜诉权。因此,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当事人应当尽快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诉讼时效是保护民事权利的重要手段,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是,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则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同时,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因此,我们应该遵守法律规定,及时维护自己的民事权利。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条 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的,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二条 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一条 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二)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三)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四)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