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借款未按时还款,哪些情形可以不还利息? |
释义 | 借款合同未约定利息或利息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借钱可以不还利息。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若双方没有明确约定利息,则视为没有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要求将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法律分析 借钱可以不还利息的情形包括: 1、双方没有约定利息; 2、自然人之间借款对于约定利息不明确的,视为没有利息; 3、超出法律规定的利息,可以不支付。 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拓展延伸 借款逾期后,根据什么情形可以免除或减免利息? 根据相关法律和合同约定,借款逾期后,可以根据以下情形免除或减免利息。首先,如果借款人能够证明逾期还款是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如自然灾害、战争等,那么可以申请免除利息。其次,如果借款人能够证明是因为借款人的过失或失职导致逾期还款,而借款人已经采取了积极措施进行弥补,那么可以申请减免利息。此外,如果借款人与债权人协商一致,达成了利息减免的协议,也可以实现利息的减免。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减免情形还需根据法律和合同的规定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和合同约定,借款逾期后,可以根据以下情形免除或减免利息。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减免情形还需根据法律和合同的规定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 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