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偷越国境罪既遂的惩罚方式
释义
    偷越国(边)境罪既遂的判决通常为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立案标准包括偷越国(边)境3次以上、屡教不改,对热潮人员使用暴力或威胁手段,造成重大涉外事件和恶劣影响等情节。
    法律分析
    一、构成偷越国(边)境罪既遂一般会怎么判
    1、行为人构成偷越国(边)境罪既遂的,一般会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所谓国境,是指我国与邻国的交界。所谓边境,是指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分界。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出入国(边)境的管理制度。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二条,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为参加恐怖活动组织、接受恐怖活动培训或者实施恐怖活动,偷越国(边)境的,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构成偷越国(边)境罪立案标准
    偷越国(边)境罪最新立案标准为偷越国(边)境3次以上、屡教不改的,实施违法行为后偷越国(边)境的,在偷越国(边)境时对热潮人员施以暴力、威胁手段的,造成重大涉外事件和恶劣影响的,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立案追诉。
    拓展延伸
    偷越国境罪既遂的刑罚制度及其效果评估
    偷越国境罪既遂的刑罚制度及其效果评估是对偷越国境罪犯的刑罚方式进行研究和评估。偷越国境罪是指非法越过国家边境的行为,涉及国家安全和边境管理等重要问题。针对这一罪行,各国制定了不同的刑罚制度,旨在惩处犯罪行为并维护国家边境安全。评估偷越国境罪既遂的刑罚制度的效果,可以从刑罚的威慑力、预防再犯率、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考察。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刑罚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参考,以进一步提升国家边境管理和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结语
    偷越国(边)境罪是一项涉及国家安全和边境管理的重要罪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二条的规定,构成偷越国(边)境罪既遂的行为人,一般会被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最新的立案标准为偷越国(边)境3次以上、屡教不改,实施违法行为后偷越国(边)境,对边境人员施以暴力、威胁手段,造成重大涉外事件和恶劣影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立案追诉。评估偷越国境罪既遂的刑罚制度的效果,可以从刑罚的威慑力、预防再犯率、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考察,以提升国家边境管理和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第三章 罪行和处罚 第四节 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三十条 为实施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犯罪,与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人员串谋,或者直接或者间接接受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的指使、控制、资助或者其他形式的支援的,依照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第三百一十九条 以劳务输出、经贸往来或者其他名义,弄虚作假,骗取护照、签证等出境证件,为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使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第三章 罪行和处罚 第四节 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二十九条 为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涉及国家安全的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请求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人员实施,与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人员串谋实施,或者直接或者间接接受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的指使、控制、资助或者其他形式的支援实施以下行为之一的,均属犯罪:
    (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动战争,或者以武力或者武力相威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造成严重危害;
    (二)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或者中央人民政府制定和执行法律、政策进行严重阻挠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三)对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进行操控、破坏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四)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制裁、封锁或者采取其他敌对行动;
    (五)通过各种非法方式引发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对中央人民政府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憎恨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犯前款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本条第一款规定涉及的境外机构、组织、人员,按共同犯罪定罪处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2: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