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醉驾逃逸致人死亡如何处罚? |
释义 | 醉驾逃逸致人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自首可减轻处罚。赔偿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金等。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逃逸或有恶劣情节者处罚更重。喝酒后驾车会导致严重后果,逃逸将加重刑罚。 法律分析 一、醉驾逃逸致人死亡如何处罚? 醉驾逃逸致人死亡的处罚是会构成交通肇事罪,然后进行有期徒刑的量刑。 1、死亡一人,肇事人负全责或主要责任的,构成交通肇事罪,若逃逸致人死亡的,判处7年以上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2、但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赔偿数额丧葬费23526元、死亡赔偿金463000元,精神抚慰金50000元,医疗费、交通费据实结算。 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1997年《刑法》新增设了“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二、刑法条文 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定罪方面,你朋友构成交通肇事罪。 三、在量刑方面: 首先,他酒后驾车属于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关于交通肇事罪的司法解释中规定,酒后驾车应当从重处罚。 其次,他肇事后有逃逸行为,本来适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被害人在医院几天救治无效死亡,也可能构成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喝完酒之后千万不能够驾驶机动车辆,这是我们国家一再强调的,但是仍然有一些人执迷不悟驾驶机动车辆在喝完酒的情况之下,所以此事酿成了一个非常大的悲剧,导致人员伤亡之后,由于心里害怕又逃逸了,这会加重自己的刑罚的承担。 结语 醉驾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况,可判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自首可以从轻处罚。此外,肇事者还需承担赔偿责任,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金以及医疗费和交通费等。酒后驾车是严重违法行为,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切勿驾驶机动车辆在饮酒后,以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