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自首情节如何认定 |
释义 | 自首情节的认定及自首不留案底。自首的认定包括自动投案、委托他人投案、被通缉后投案等情况。亲友规劝、陪同投案也可视为自动投案。自首不一定留案底,要看是否构成犯罪。未构成犯罪或被判无罪的不留案底。未满18岁、判刑不超过五年的犯罪记录可封存,但司法机关和有关单位可查询。自首判刑时间需五至六个月,复杂案件可能更长。判刑经历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普通程序最长为6个月。 法律分析 一、自首情节如何认定 自首情节的认定如下: 1.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 2.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的;犯罪嫌疑人因病、伤或者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者先以信电投案的;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的;经查实确已准备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3.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4.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二、自首会留案底吗? 自首不一定会留案底,要看投案人有没有构成犯罪。侦查机关侦查后发现其行为不构成犯罪的,或检察机关审查后发现不构成犯罪、审判机关审理以后认为投案人无罪的不会留案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三、从自首判刑多久出结果 从自首判刑出结果可能会需要五至六个月时间,如果案情复杂的,可能会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判刑会经历如下阶段: 1.公安机关侦查并申请批准逮捕 批准逮捕前最长可以拘留三十七日。 2.审查起诉 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检察院以后,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期限是一个半月,但有两次退回补充侦查的机会,每次补充侦查的期限是1个月。 3审判 法院审理刑事案件有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两种程序。简易程序是1.5个月,普通程序是6个月。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如果在6个月以内因特殊情况无法审结,可以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延长。 结语 自首情节的认定包括自动投案、委托他人投案、被通缉后投案等情形。非自愿陪同投案的也可视为自动投案。自首不一定会留案底,若行为不构成犯罪或经审理后被认定无罪,不会留案底。自首判刑的结果可能需要5至6个月,复杂案件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等阶段。审判期限根据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而定,普通程序可在6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无罪或者罪轻的事实、申辩和反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对有关证据,无论是否采信,都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管,并连同核查情况附卷。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95号)同时废止。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公安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