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刘学州案:网络暴力者该如何处罚 |
释义 | 2022年的“两会”已经有人大代表提出了加强网络暴力整治的提议。网络暴力是当前互联网的毒瘤,具有危害的扩散性、影响的广泛性,以及空间的虚拟性和行为的隐蔽性等特点。由于当前“网络暴力”的肆意横行已经严重的挑战了司法权威,也对构建法治社会造成了深深的危害。提出:①完善网络暴力的司法解释,针对打击网络暴力进行专门立法;②加大网暴事件中施暴者惩治力度,对情节严重的提起公诉;③落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提升网络暴力应对效率。 那么网络暴力犯法么? 网络暴力的行为是属于违法行为的,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我国《民法典》规定,原告仅起诉网络用户,网络用户请求追加涉嫌侵权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综上所述,我国相关法律也对网络暴力者做出了相关处罚,网络暴力它往往是匿名的、群体性的攻击行为,虽然攻击者的身份是虚拟的,但给当事人所带来的伤害却是真实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该内容由 赵明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