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抚养权划分原则有哪些? |
释义 | 这段内容讲述的是家庭中孩子的抚养权问题。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通常会判给母亲,但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的关系和一般的父母子女关系不同,不具有血缘关系。如果孩子还未满2岁,那么判给母亲的可能性更大。如果孩子已经超过10岁,那么法院会鼓励孩子自己决定跟随其中的一方生活。在抚养权的分配依据方面,需要考虑双方基本条件、父母基本条件、孩子生活环境以及孩子的意见等因素。 法律分析 通常情况下,每个家庭中会有一对夫妻和两个孩子,但也有可能只有一个孩子。如果家庭中有两个孩子,那么通常会判给母亲。而如果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那么法院会根据夫妻的经济实力、抚养能力和孩子的年龄等因素来判断,倾向于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那一方。一般来说,如果孩子还未满2岁,那么判给母亲的可能性更大,因为2岁以下的孩子仍处于哺乳期,需要母亲的照顾和关爱。如果孩子已经超过10岁,那么法院会鼓励孩子自己决定跟随其中的一方生活。 但是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的关系和一般的父母子女关系不同,具有姻亲关系和教育抚养关系,但不具备血缘关系,这种权利和义务是可以解除的,由此推论:生父与继母或生母与继父离婚时,生父(母)和继母(父)都要求抚养该子女的,抚养权归生父母所有。生父与继母或生母与继父离婚时,对曾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继父母不愿意继续抚养的,认为抚养关系已经解除,该子女仍由生父母抚养。 一、抚养权的分配依据 1、双方基本条件的取证。即使夫妻双方的基本条件,如工资收入、教育程度等差异不大,但并不表示就没有差。比如,一方的思想品质,就在争取孩子抚养权方面尤为重要,因为直接抚养方的思想品质,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因此,取得这一方面的证据,是比较重要的。 2、双方父母基本条件的取证。城市生活节奏较快,很多时候,真正带孩子的往往不是夫妻任何一方,特别是对于学龄前儿童,通常是一方的父母带。因此,孩子以往的生活环境以及长期带孩子的父母的意见及身体情况,往往也是影响孩子抚养权的一个重要方面。 3、孩子生活环境方面的取证。离婚案件中孩子抚养问题的处理原则是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双方离婚,但有一方距离学校较近,或生活小区成熟,对孩子入学、生活最为有利,当然得到孩子抚养权的可能性就会更大。因此,这方面的取证工作也是必须的。 4、孩子的意见相当重要。一般,法院在处理抚养问题上,会认真听取十周岁以上孩子的意见,并做笔录入卷。在离婚前或离婚过程中,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孩子愿意随自己生活是尤为重要的。十周岁以上的孩子一般比我们这一代人更为成熟,对于离婚的含义及后果都基本了解,虽然这样会对其造成伤害,但这种伤害是避免不了的。 结语 抚养权的分配依据包括双方基本条件的取证、双方父母基本条件的取证、孩子生活环境方面的取证以及孩子的意见相当重要。在离婚案件中,抚养权的归属需要根据这些因素综合考虑,以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三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条 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一节 收养关系的成立 第一千一百零七条 孤儿或者生父母无力抚养的子女,可以由生父母的亲属、朋友抚养;抚养人与被抚养人的关系不适用本章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七章 婚姻家庭权益 第七十一条 女方丧失生育能力的,在离婚处理子女抚养问题时,应当在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条件下,优先考虑女方的抚养要求。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