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人死了,合同还要履行吗
释义
    
    引言:人死了,债不消
    自然人死亡,其债务不会凭空消灭,合同的权利义务并不终止。例如:死者的继承人,以“所得遗产”为限承担清偿债务等责任(民法典第1161条)。#人死债消#?
    法人的合并、分立、解散,乃至宣告破产,都无法回避债务处理的问题。例如:法人解散或被宣告破产后应依法完成清算、注销登记等事项,方得终止(民法典第68条)。
    以上可见,自然人死亡等原因,并不导致债权债务终止。那么,债如何消灭?
    一、债的消灭
    相较于所有权等财产权利,债的消灭原因往往是积极的、正面的——债权消灭,往往意味着债权实现。
    债是向死而生的权利,债的存在(法锁)是为了债的死亡(实现)。
    (一)债的消灭原因(民法典第557条第1款)
    导致债的消灭(或称债权债务终止)的情形如下:
    1、清偿(履行);2、抵销;3、提存;4、免除;5、混同(债权债务归于一人);6、法定或约定的终止情形。
    以上为典型的债权债务终止情形,具有终局性,即债不复存在;不仅适用于意定之债(合同)、也适用于法定之债(无因管理等)。
    注:民法典合同编取代债编的立法技术,结合民法典第468条及具体法律条文中出现“债权债务”的法律概念时,法律人在体系“找法”时可以将《合同编通则》视为“债权总则”,于此,《第七章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实为债权债务终止。
    (二)债权债务终止后的义务(民法典第558条)
    债权消灭后,当事人仍应遵循诚信等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旧物回收等义务。学理上称其为“后合同义务”,其法理根源在于诚信原则这一民法帝王条款。“旧物回收”,是时代发展所需,是对我国民法典绿色原则的呼应。
    诚信原则作为帝王条款,无论是在合同订立前(缔约过失责任)、合同履行中、合同解除或终止后,民法具体规则的安排中处处可见诚信原则的踪影。
    (三)债权消灭,从权利一并消灭(民法典第559条)
    债权消灭(债权实现),作为服务于债权的从权利一并消灭,如保证、抵押权等同时消灭。
    二、清偿、抵销、提存、免除、混同的规则
    此处,再次体现了民法典体系化的总分结构。以下条文可谓是对民法典557条债权债务终止的概括性规定进行的具体细化。
    1、清偿(履行)
    民法典第560条
    多项债务的抵冲规则
    民法典第561条单项债务内的清偿顺序:实现债权费用、利息、主债务
    2、抵销
    民法典第568条
    形成权要件,单方抵销
    民法典第569条合意抵销
    3、提存
    民法典第570条、571条、572条、573条、574条
    提存的规则
    4、免除
    民法典第575条
    债权人免除债务。债务人可以在合理期限内拒绝(对人格尊严的尊重)
    5、混同
    民法典第576条
    除损害第三人利益外,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债失去意义而消灭。
    三、合同解除,不是债的消灭原因(第557条第2款)
    与原《合同法》第91条进行关联对比,民法典将“合同解除”排除于“债权债务终止”情形之外。
    合同解除,其后果仅限于“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只是合同约定的原本的权利义务终止——合同约定的清算等条款仍需发挥作用以确定“责任”;且“合同的解除”并不适用于法定之债,不是债的消灭的一般情形。
    于此,合同解除,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债权消灭原因,债权债务并未终止;合同解除,合同之债以另一种形态出现——诸如“违约责任”等债的形态(民法典第580条第二款)。
    因此,民法典第562条—第567条关于“合同解除”的条文 不在本文中展开。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5: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