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犯罪证据认定的标准 |
释义 | 刑事证据认定标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具有合法性、关联性、客观性。只有被告人供述无其他证据不足认定有罪,无被告人供述但证据确实充分可认定有罪。 法律分析 刑事证据的认定标准,是指法律规定的公安司法人员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要求达到的程度。依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和诉讼理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应当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证据要求有合法性、关联性、客观性。如果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拓展延伸 刑事犯罪证据鉴定的法律准则 刑事犯罪证据鉴定的法律准则是指在刑事案件中,法律规定的用于判断证据是否能够作为定罪或无罪的依据的标准和规范。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刑事犯罪证据鉴定的法律准则主要包括合法性、真实性、充分性和可信性等方面的要求。合法性要求证据的获取、保管和使用符合法律规定;真实性要求证据反映的是实际情况,不得有伪造、篡改或捏造的情况;充分性要求证据能够充分证明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可信性要求证据来源可靠、证人证言真实可信。在刑事犯罪证据鉴定中,法官会根据这些法律准则对证据进行评估和判断,从而确定被告人的定罪与否。刑事犯罪证据鉴定的法律准则的确立和遵守,有助于维护刑事司法的公正和权威。 结语 刑事证据的认定标准应当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合法性、真实性、充分性和可信性是刑事犯罪证据鉴定的法律准则。遵守这些准则有助于维护刑事司法的公正和权威。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129条规定,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