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网络诽谤和侮辱的刑事立案标准是什么?
释义
    网络诽谤罪立案标准及其严重影响。网络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假信息,破坏他人名誉,侵犯人格尊严。最高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明确了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如引发群体性事件、危害国家利益等。同一诽谤信息点击、转发次数达到一定标准可构成诽谤罪。诽谤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立案。网络诽谤严重扰乱网络秩序,损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应引起重视。
    法律分析
    一、网络侮辱诽谤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网络诽谤罪是指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并且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诽谤事件日益增多,因此网络诽谤罪也因此孕育而生。网络诽谤严重扰乱了正常网络秩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网民的思维习惯。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部司法解释将于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解释》明确了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即“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七种情形: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诽谤多人造成恶劣影响的;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
    两高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应当立案。诽谤罪是情节犯,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诽谤罪,予以立案追究。
    二、主要立案标准有: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司法解释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行为构成诽谤罪的标准,规定了较为严格的“门槛”。行为人如果实施了诽谤行为,但不符合《解释》规定的“情节严重”情形的,也不能认定为诽谤罪。
    相信大家看了之后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网络利弊共存,虽然每个公民具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是不得利用网络造谣诽谤他人,致使他人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给他人带来严重损害,从而自己也会惹上刑事纠纷。
    结语
    网络诽谤罪是一种严重扰乱网络秩序的行为,严重损害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犯罪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网络诽谤立案的标准包括引发群体性事件、引发公共秩序混乱、损害国家形象等情形。同时,同一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也可构成诽谤罪。言论自由是公民的权利,但不得滥用网络造谣诽谤他人,否则将面临刑事追究。在网络利弊共存的时代,我们应该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网络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一节 量刑 第六十四条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7:2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