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取保大半年,忽然判了实刑
释义
    作者:张霖律师,坐标广州深圳。
    刑事法律咨询,可以私信或在百度搜索【解忧刺猬】找我。
    法学学士、管理学硕士;精通粤语、普通话。2008年开始从事法律工作,2013年律师执业至今,参与和代理不少刑事案件(包括省厅督办的重大犯罪案件),取得较为理想的办案效果,刑事案件实战经验丰富。
    始终牢记:每一场辩护,都是绝处求生。
    在办公室聊天,其他团队的律师突然感叹了一句:一直取保的案件,最终判了实刑,现场直接收押,最近这种情况好像特别多。
    这引发了作者的思考,作者认为:
    一、坊间有一种错误观念:以为成功取保就万事大吉,大概率就能判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简而言之:取保,并不以未来可能被判缓刑为前提。即使未来可能被判实刑的嫌疑人,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也是可以被取保的。所以,导致部分嫌疑人及家属在取保后,陷入感觉良好的误区,以为没多大事,直接躺平了……
    二、疫情因素而产生的取保。
    回忆一下,其实2022年下半年的疫情防控特别严格,有些地方,没有安排临时过渡羁押场所,或是临时过渡羁押场所根本容纳不下,或是异地公安不方便押送回当地羁押。所以,当时有些嫌疑人很快就办了取保手续。
    这是在特定时期、特定情况、特定原因下发生的特定事情。
    但是,部分嫌疑人和家属却产生了误判:想着还没有律师介入,就这么顺利地取保了,而且取保期间再没来做笔录,以为问题不大,可能混过去了。
    直到某一天接到通知,案子马上将移送检察院,瞬间慌了。
    早应对!别侥幸!
    如有刑事法律疑问,直接找我交流。
    特别声明:
    办案是一个不断发现新思路、寻求新可能性的过程,欢迎交流。
    本律师接受确有冤情隐情、确有一定理据的刑事辩护委托,唯此才有机会通过辩护为当事人争取不批捕、不起诉、无罪或罪轻、缓刑、或二审改判。
    现实中的个案,案发经过千差万别,证据材料差异巨大,具体问题需要具体研究。本号原创或分享的文章并非法律意见,仅作讨论和研究之用。除特别说明外,本号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务必及时告知,以便删除),感谢支持!
    刑事法律咨询,Call 我:186++2087++1036
    
    长期关注和钻研的领域,办案关键词:代理全国范围内的重大疑难案件、新型网络经济犯罪案件、广州刑事辩护、深圳刑事辩护;传播淫秽物品犯罪、网络色情犯罪、网络涉黄犯罪;强迫组织卖淫引诱介绍卖淫犯罪、新型网络卖淫案件、性犯罪、强奸案辩护、强制猥亵案辩护等。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