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同的重大误解有哪些情形?
释义
    在订立合同的时候,合同当事人应当对自己行为有清楚的认识后,才签订合同。要不然,在事后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发现合同存在重大误解的,就需要合同当事人提起仲裁或诉讼撤销合同了。因此,为了避免日后的仲裁起诉撤销合同的大麻烦,订立合同时避免重大误解就很重要。
    在合同中的重大误解的情形一般有:
    1、对合同性质的误解。如把借贷误解为赠与,把出卖误解为出租。
    2、对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误解。例如,加工承揽合同、技术合同、演出合同等要求有特定履约能力的合同,如果对当事人的身份、技能等存在误解,往往会带来较大损失,可构成重大误解。
    3、对标的物的性质、品种、质量的误解。例如,把文物复制品误认为是真品,把劣品误认为是优等品,这些将可能导致当事人合同目的的落空,给当事人带来较大损失,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
    4、对标的物的规格、价格、数量、包装、履行方式、履行地点、履行期限等内容的误解,会给当事人带来较大损失,也可构成重大误解。
    5、对价款或者报酬的误解。在实践中,当事人在订约时对价金没有发生误解;但在履约时一方因为过失而向另一方多交付价款和酬金,此种情况因并非是对合同本身发生误解,因此不应按重大误解撤销合同,而应当按给付的不当得利处理。
    请求撤销重大误解合同的一般方法:
    首先,要明确可以撤销的合同类型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4、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5、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然后,向法院起诉申请撤销合同。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合同撤销权是有时效的,要在1年内向提起起诉或仲裁撤销,才会得到支持。
    合同中存在重大误解,容易对合同当事人造成不好的损失,如果在订立合同时没有及时有效避免重大误解的。要在时效内向法院起诉申请撤销合同,否则合同是有效的。在起诉的过程中,有困难的,可以委托专业的律师协助。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