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残疾人能否免除诉讼费用?
释义
    残疾人免交诉讼费,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可免交诉讼费。同时,符合特定条件的人员也可减交诉讼费,如因自然灾害导致生活困难、接受社会救济等。
    法律分析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四十五条的残疾人免诉讼费的相关规定,当事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准予免交诉讼费用:
    (一)残疾人无固定生活来源的;
    (二)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的;
    (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等特困定期救助对象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或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无其他收入的;(司)因见义勇为或者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致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本人或者其近亲属请求赔偿或者补偿的;
    (五)确实需要免交的其他情形。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当事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准予减交诉讼费用:(一)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难的,正在接受社会救济,或者家庭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二)属于国家规定的优抚、安置对象的;(三)社会福利机构和救助管理站;
    (四)确实需要减交的其他情形。
    拓展延伸
    残疾人的法律权益:诉讼费用减免问题探讨
    残疾人的法律权益一直备受关注,其中诉讼费用减免问题是一个重要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残疾人在诉讼过程中享有一定的特殊待遇和权益保障。针对诉讼费用,一些地方法院和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为残疾人提供减免或免除诉讼费用的机会。这一举措旨在确保残疾人能够平等地参与诉讼活动,维护其合法权益。然而,具体的减免标准和程序还需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以确保公正和透明。因此,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和推动相关政策的改进,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便利和平等的法律环境。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残疾人的法律权益,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结语
    残疾人的法律权益备受关注,诉讼费用减免问题是重要议题。相关政策已为残疾人提供减免或免除诉讼费用的机会,以确保其平等参与诉讼、维护合法权益。然而,减免标准和程序仍需明确和完善,以确保公正透明。持续关注和推动政策改进,为残疾人创造便利平等的法律环境,保障其法律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无障碍环境 第五十五条 公共服务机构和公共场所应当创造条件,为残疾人提供语音和文字提示、手语、盲文等信息交流服务,并提供优先服务和辅助性服务。
    公共交通工具应当逐步达到无障碍设施的要求。有条件的公共停车场应当为残疾人设置专用停车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二十三条 精神损害抚慰金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七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5: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