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轻伤害案件和解后是否可以撤案 |
释义 | 轻伤案件立案后签署调解协议,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案件可以撤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案件可以撤销、不起诉、终止审理或宣告无罪的情形包括: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犯罪已过追诉时效;获得特赦免除刑罚;犯罪告诉未处理或撤回;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撤案的决定权在办案机关。 法律分析 轻伤案件立案后签署了调解协议的,在一定情形下会撤案。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认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刑事和解后,公安机关直接撤案;如果由人民法院受理的自诉案件,宣告判决前,自诉人原则上可以撤回自诉撤案。可以撤案的只是针对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案件,是否撤案的决定权在办案机关。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拓展延伸 轻伤害案件和解后的法律责任和补偿问题 轻伤害案件和解后的法律责任和补偿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议题。在解决轻伤害案件后,法律责任和补偿问题涉及多个方面。首先,解决案件后,当事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对轻伤害行为的违法性质进行评估,并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处罚或赔偿。其次,补偿问题需要考虑受害人的损失和权益保护。法律应确保受害人获得公正和合理的赔偿,包括医疗费用、精神损失、失去收入等。此外,解决案件后,法律还应加强对施害人的监管,以防止再次伤害发生。综上所述,轻伤害案件和解后的法律责任和补偿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当事人的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以确保公正和合理的解决方案。 结语 在解决轻伤害案件后,法律责任和补偿问题是非常复杂而重要的。当事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处罚或赔偿。受害人的权益也需要得到保护,确保其获得公正和合理的赔偿。此外,法律还应加强对施害人的监管,以防止再次伤害的发生。综合考虑当事人的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我们需要寻求公正和合理的解决方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十八条 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对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可以在受理前告知当事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五条 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发现纠纷有可能激化的,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有可能引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纠纷,应当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百七十九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送达后,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即视为撤销。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