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指的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不可克服的客观情况下,使当事人不能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对于不可抗力的认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不可预见性;2)不可避免性;3)不可克服性。如果符合上述条件,则可以认定为不可抗力。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六条:当事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不能履行合同的情形和相应的后果。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本法的规定。当事人约定不可抗力免责的,依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本法的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七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六条:当事人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是不能履行合同是因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综上所述,认定合同中的不可抗力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合同约定、具体情况、法律规定等。如果符合不可抗力的条件,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