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经过公证的合同才有效吗 |
释义 | 不是经过公证的合同才有效。根据法律规定,合同一般自依法成立时生效,是否公证并不会影响合同的效力。公证的意义主要是公证机关指导合同当事人依法签订合同,使合同真实、合法、完善,并促使签订合同的各方当事人认真履行合同,预防纠纷,维护国家利益和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一、立完遗嘱没公证有效吗 立完遗嘱没公证,该遗嘱依然有效。按照现行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只要是被继承人真实的意思表示,被继承人签名的遗嘱就有效,是否经过公证并不影响遗嘱本身的效力,但是遗嘱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即使属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也因其内容不合法而无效。虽然不公证并不会影响遗嘱的效力,但是经过公证的遗嘱相较于未公证的遗嘱具有较高效力。 二、什么情况能构成合同诈骗呢 可以构成合同诈骗的情形具体如下: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这种情况如今非常普遍,当事人往往借助别人的名义骗取对方签订合同,或者干脆就虚构了一个完全不存在的单位,与受骗人签订履行合同,导致合同对价无法兑现,使受骗人蒙受损失。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票据是指汇票、本票、支票、信用证、银行存单等金融票据。而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一般是指虚假的造假的动产或不动产证明。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方法,诈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在与合同当事人签订合同时,要考察对方是否有实际履行合同,一般应对其主体资格、资信状况、经营能力、经营状况等综合情况作出判断,最大限度来保证不被骗,这需要合同当事人认真审查。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这种情况在现实中也很常见,这也提醒人们要注意交易的安全,避免此种情形的出现。 5、以其他方法骗取当事人财物。这是除了上述四种情况之外,生活实践中存在的其他合同诈骗情形。比如说签订了虚假的合同,并以此来骗取所谓的中介费或者好处费等等,这都属于以其他方式骗取当事人的财物的体现。 三、买房子是否需要公证公证委托买房 委托他人买房一般需要进行公证。必须亲自携带房产委托书到公证机关提出申请,填写房产委托公证申请表,并向公证机关提供材料。签订购房合同时,买房都需签订合同的,如果没有经过授权,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此时只有提供了公证书,才是合法有效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