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肇事逃逸罪致死如何判刑?
释义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刑罚:违反交通管理规定致人重伤、死亡或财产重大损失,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或有其他恶劣情节,处3-7年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单位主管人员、车主、承包人或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死亡,构成共犯。
    法律分析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量刑: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拓展延伸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责任与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涉及到法律责任和相应的处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行,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刑罚。具体的法律责任和处罚可能因国家、地区以及具体案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这类犯罪行为属于严重刑事犯罪,可能会被判处长期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以及相应的罚款。此外,司法机关还会对肇事者的驾驶证进行吊销或注销,并可能禁止其继续驾驶一段时间。这样的处罚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提醒公众遵守交通规则,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结语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一种严重犯罪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其会受到严厉的刑罚。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及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对于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况,可能会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此外,相关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导致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也会被视为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这样的刑罚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