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判断绑架罪是否成立
释义
    绑架罪既遂也就是成立的情况如下:
    1、行为人实施了绑架行为和提出不法要求的行为后,第三人满足了行为人的不法要求。
    2、行为人虽然实施了绑架行为和提出了不法要求的行为,但第三人没有产生恐惧心理或者对被绑架者漠不关心,或者没有按照行为人的意志去行为,致使行为人的不法要求没有得到实现。
    一、不属于正当防卫的行为有哪些
    下列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1、对尚未开始不法侵害行为的行为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
    2、对自动停止,或者已经实施终了的不法侵害的行为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
    3、不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者本人,而是无关的第三者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
    4、不法侵害者已被制伏,或者已经丧失继续侵害能力时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
    二、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区别
    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而给他人的某种权利或者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同属于正当行为。但是二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主要区别有:1.危险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在遭遇到人的不法侵害时,如果行为人是对不法侵害人进行反击,属于正当防卫;如果为了躲避不法侵害,而损害第三人(不法侵害之外的人)利益的,属于紧急避险。2.紧急避险必须是出于迫不得已,正当防卫无此要求。3.对主体的要求不同。紧急避险要求主体不能有特定的身份(如警察、军人或消防队员等)。而任何人均有正当防卫的权利。4.避险保护的是合法利益,损害的也是合法的利益(第三者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必选所保护的利益必须要大于避险行为所损害的第三者的利益,如果等于或者小于所损害的利益,法律不会予以保护。5.实施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而紧急避险必须是向第三者实施。
    三、绑架罪和非法拘禁的区别
    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绑架罪,是指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在客观方面均表现为行为人以暴力、胁迫和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但在客观上的相似性并不能混淆两者之间的质的区别,二者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主观上,表现为行为人主观犯意的目的和故意的内容不同。绑架罪的主观动机是勒索钱财或其他非法利益,绑架扣押人质只是实现主观目的手段,而非法拘禁罪主观意图就是为了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被害人人身自由限制性程度不同,使用方式方法也有差异。在绑架案中,行为人一般都采取超强度的暴力等手段,致使被害人不能反抗,无法反抗和不敢反抗,一般在被害人被掳离住所置于偏僻荒野之处,给被害人的心理造成极大恐慌。而非法拘禁罪一般表现为行为人低强度限制人身自由。3、在案件发生的因果关系上,绑架罪表现为行为人和被害人之间没有恩怨和其他往来,行为人的目的就是通过绑架的实施达到勒索钱财的目的,或者通过扣押人质获取其他非法利益,而非法拘禁罪较多的表现为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因纠纷和其他利益关系而产生,在案发的起因上,被害人往往有过错。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239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4: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