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牧民定居规定的意义
释义
    法律分析:
    一、地区实施牧民定居的重大意义:
    实施牧民定居是地区最大的民生工程,是促进牧民持续稳定增收、转变落后生产方式的革命性措施,也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1、牧民定居的社会效益很显著。
    定居前牧民住居区水电设施几乎为空白,教育卫生交通条件很落后的局面,通过实施牧民定居工程使牧民摆脱了千百年来维持的游牧动荡生活方式,在定居点建设完善了电力、水利、教育、卫生、交通条件,牧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牧民定居,不仅发展了牧业生产力,而且更深远意义在于促进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的兴旺发达,促进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牧民文化素质和科技意识,为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增添了力量。
    2、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牧民定居以前,饲草料来源依靠少量的天然割草场,根本保证不了冷季舍饲需要,牧民定居后发展种植业解决了饲草料和粮食供应,发展二、三产业扩大了牧区的经济来源。
    3、生态效益较好。
    牧民定居后冷季进行了舍饲120——150天,从而有效保护了冷季草场,从而减少了对草场的压力,现全定居牧区春秋场开始恢复生产力,牧民定居工程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牧民定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牧民定居系统工程的认识不够。
    牧民定居是一项将人工饲草料地与天然草地、草业与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牧民生活统筹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打破传统观念束缚的挑战工程。对牧民定居系统工程的认识在实施定居工程中具有先导作用。目前没有把牧民定居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认识,对如何进行农牧结合、如何提高饲草料地生产能力、如何统筹草原利用、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效益,如何巩固牧民定居成果和完善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缺乏系统的认识
    2、饲草料生产能力及其加工利用率较低。
    牧民定居工程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工饲草料地。全区牧区现有饲草料地总面积约580万亩,户均30亩左右。现已实现定居的牧民中,只有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和定居时间较早的牧区实现了全定居,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很显著已成为自治区牧民定居的“亮点”,这类牧户约占已定居牧户的30%左右。其余的牧民由于定居时间较晚,加上定居点自然条件较差,管理粗放等原因,饲草料生产水平低,加工利用率相对较低,已成为制约畜牧业生产的制约因素之一。
    3、草场利用制度改革尚未实现。
    实施牧民定居工程要对季节草场利用制度进行调整,改原来的夏——春秋——冬牧场四季放牧为暖季放牧——冷季舍饲的利用制度。从目前情况看,全区已实现定居的83%的牧民中,只有全定居的牧民才实现了暖季放牧和冷季舍饲,但大部分半定居的牧民仍然进行着四季游牧生产方式,他们保证不了冷季饲草料,因此无法调整季节草场。草畜矛盾日益突出,草场继续退化。
    4、牧业生产经营效益低。
    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是改变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中心环节,使游牧的粗放经营变为半集约化的经营,提高生产效益。目前草地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很低,由于牧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户均资源量少,畜产品生产量和质量较低,牧民只能满足自身的需求和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如,唱吉市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1999年度年初、年末牲畜存栏数分别为118233和120918只标准羊单位,母畜比例、出栏率、商品率分别为63.33%、58.16%、49.28%,自食率为15.26%比重很大。
    5、牧区科技投入比重较低。
    提高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牧民定居工程的首要任务之一,目前牧民定居区科技人员奇缺,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规模,加上牧民本身的文化素质较低,如唱吉市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牧民文化程度中文盲占7%、小学占44%、初中占32%、高中占12%、大中专占5%。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牧民占一半左右。牧区科技人员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起到引导带动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条 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
    国家支持劳动者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9: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