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现实意义是 -法律知识
释义
    法律分析: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对于中国的国家安全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从国际形势的变化与发展来看,“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因为传统的“国家安全”概念是以国家的政治、军事安全为核心,侧重的是防御来自境外的军事侵略和威胁,以拒敌于国门之外,把打赢战争作为国家安全的中心任务。随着国际安全形势的发展,那种以赤裸裸的武力来寻求霸权的“冷战”思维虽仍然存在,但在“冷战”结束后,发动大规模战争的风险明显消退,而通过“经济制裁”、“颜色革命”等方式,从一个国家的内部来制造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危机,并以此来颠覆一个国家政权的风险却日益明显,逐步成为危害国际安全的主要手段。由此可见,在当今国际形势下,一国安全的威胁不仅来自外部,更来自内部。所以,将国家安全的理念从传统“国家安全”概念中解放出来,将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合二为一,无疑顺应了当今国际形势的发展要求,更有利于切实有效地维护国家安全。
    2.从民众对国家安全的意识来看,“总体国家安全观”显然有利于强化民众的国家安全意识。因为传统的“国家安全”概念仅注重国家的外部安全,当爆发大规模战争的风险消退,全球转入和平与发展的轨道时,民众对国家的外部安全的重视程度就会产生松弛的现象。所以,在国家安全的理念中注入内部因素,将维护国家在经济、文化、社会、科技、信息、生态、资源、核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内部安全都视为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范围,就可以极大地调动并提升民众对国家安全的意识,让民众深刻体会到这些安全领域都是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使民众自觉地将维护国家安全视为自己的“份内之事”。
    3.从改革开放的角度来看,“总体国家安全观”所带来的国家安全理念的历史性变革也是改革的成果。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无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还是维护国家安全,都要以改革为根本动力。长治久安最终要建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的基础之上”。因此,以改革的勇气和担当,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就一定能够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安全能力的现代化,从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第二条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