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迷信诈骗罪与诈骗罪并无区别,立案标准为涉案金额达三千元以上,公安机关应立案追诉。诈骗罪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若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可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分析 没有迷信诈骗罪,只有诈骗罪,该罪的立案标准是行为人诈骗他人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追诉。行为人构成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拓展延伸 迷信诈骗罪的定性要件及其适用范围 迷信诈骗罪的定性要件是指判断一起案件是否构成迷信诈骗罪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要素:一是以迷信活动为手段,欺骗他人财物;二是实施行为具有欺骗性质,使他人相信迷信活动的虚假效果;三是达到非法占有目的,获得不当利益。定性要件的适用范围包括各种迷信活动,如拜神、算命、驱鬼等,只要符合上述要件,即可认定为迷信诈骗罪。此罪行严重侵犯他人财产权益,社会应加强对此类行为的打击和预防,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结语 迷信诈骗罪的定性要件明确,包括以迷信活动欺骗他人财物、行为具有欺骗性质、达到非法占有目的。该罪行侵犯他人财产权益,社会应加强打击和预防,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