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过失犯罪定罪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释义
    本文阐述了过失犯罪的概念及特点。过失犯罪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导致发生这种结果。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已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行为。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需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过失犯罪行为包含了对可能危害社会的结果的潜在可能性,它是一种具有可能引发社会危害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
    4、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是过失犯罪。
    5、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后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是犯罪。
    6、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这种危害结果发生,如某甲挖坑蓄水,结果致一儿童溺水身亡,某甲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如果某甲在挖坑蓄水时同时设置了保护设施,即可避免事故的发生,但某甲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对儿童溺水身亡负有过失责任。
    7、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这种行为多发生于过于自信,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而发生。
    一、自信过失犯罪是什么意思
    《刑法》第15条第1款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可以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应当预见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应当负有预见自己行为后果的责任。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是指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对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刑法》第15条第2款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换名话说,法律没有规定的,不负刑事责任。
    结语
    过失犯罪是一种潜在可能危害社会的结果的错误行为,它应当受到谴责。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会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是过失犯罪。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是指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