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中约定管辖约定两个法院是否有效 |
释义 | 协议管辖是指合同纠纷双方事先书面约定受诉法院的方式。有效的协议管辖约定可以节约诉讼成本、缩短诉讼周期。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约定受诉法院时需注意:只适用于合同纠纷、选择范围限定在五地、对地域管辖作出明确选择、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此外,特殊情况下需特别注意。 法律分析 协议管辖,是指合同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之前或者发生之后,用书面的方式确定受诉法院,又称约定管辖或合意管辖。有效的协议管辖约定便于原告方在发生纠纷后更为快速准确地确定受案法院,避免管辖异议程序的启动,从而节约诉讼成本,缩短诉讼周期。那么怎样约定有效的管辖法院呢?这里法官给您支支招。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在约定受诉法院管辖时应当注意几点问题:第一,协议管辖只适用于合同纠纷,其他纠纷不能约定管辖法院;第二、当事人只能在法律限定的五地范围内,即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之间进行选择,五地之外的选择无效;第三,协议管辖是对地域管辖法院作出的明确的、唯一的选择,对级别管辖作出的约定无效;第四,协议管辖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如合同中的条款、独立的协议书、信函、电报、传真、电子邮件等,口头协议一律无效;第五,协议管辖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除此之外,下列几种特殊情况也需要您在签订合同时予以注意。 拓展延伸 合同中的管辖约定:有效性评估及影响分析 合同中的管辖约定是一项重要的法律条款,它规定了在合同争议解决过程中应该由哪些法院行使管辖权。对于该约定的有效性评估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有效性评估需要考虑合同是否明确表明了双方同意接受特定法院的管辖权,并且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其次,影响分析涉及到选择不同法院可能带来的利弊,例如法院的专业性、审判程序的效率以及可能涉及的地域限制等。综合考虑,我们应该在制定合同时谨慎地评估和选择管辖约定,以确保其有效性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可能的不利影响。 结语 合同中的管辖约定是解决合同争议的重要法律条款。有效的约定需要明确双方同意接受特定法院的管辖,并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在制定合同时,应谨慎评估选择不同法院可能带来的利弊,包括法院的专业性、审判程序的效率以及地域限制等。只有确保有效性并最大程度减少不利影响,才能更好地解决合同纠纷,节约诉讼成本,缩短诉讼周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二节 地域管辖 第三十八条 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二节 地域管辖 第三十四条 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一节 级别管辖 第十九条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