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强制执行的期限是多久?从法院判决开始计算吗?
释义
    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两年,根据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限计算。如果双方当事人没有上诉,可以在收到法院判决书后15天的上诉期满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提起上诉的情况下,一审法院收到上诉状后没有规定移交时间,但二审法院必须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做出判决。因此,一审判决后上诉的情况下,最快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分析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两年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算。法律文书规定的债务人负有不作为义务的,申请执行时效期间从债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之日起算。
    法院判决书下来之后,如果双方当事人没有上诉,自双方收到法院判决书后15天的上诉期满后,即可向法律申请强制执行。
    第二种情况,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提起上诉的。上诉需要向一审法院提交上诉状,一审法院收到上诉状后,将一审案卷材料移送给二审法院,但是法律对一审法院收到上诉状后多少时间内必须移交没有规定。而二审法院从立案之日开始三个月内必须做出判决。在收到二审法院的判决书,大概一周后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所以一审判决后上诉的,从收到一审判决开始最快要三个月左右时间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拓展延伸
    强制执行程序中的期限如何计算?
    在强制执行程序中,期限的计算通常是从法院判决生效之日开始进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强制执行的期限是根据具体案件的性质和法律规定来确定的。例如,在债务追偿方面,法院判决生效后,债务人应在特定期限内履行还款义务。如果债务人未按时履行,债权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措施。对于其他类型的案件,期限的计算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具体情况下,当事人应咨询专业律师或仔细阅读相关法律法规,以了解强制执行程序中期限的具体计算方式。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两年。如果法律文书规定了履行期间,期限从最后一日起算;如果分期履行,期限从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如果未规定履行期间,期限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算。对于债务人负有不作为义务的情况,申请执行时效期间从债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之日起算。在法院判决书下来后,如果双方当事人没有上诉,可以在收到判决书后15天的上诉期满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一审判决被上诉,从收到一审判决开始最快需要三个月左右时间才能申请强制执行。在具体案件中,当事人应仔细阅读相关法律法规,以了解强制执行程序中期限的具体计算方式。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5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