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购房者什么情况下可以退房 |
释义 |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时,购房者能够退房: 1、符合约定的解除合同条件; 2、开发商擅自将房屋抵押或者出卖给第三人; 3、开发商催告后三个月内未交付房屋; 4、存在主体结构质量问题,导致无法交付; 5、出现质量问题并严重影响正常居住。 一、退房有哪些法律规定 法律规定的退房的情形有:一、开发商逾期交房构成根本违约,即逾期交房达到合同约定的退房日期;二、开发商手续不全导致合同无效;三、开发商没有经过购房者的同意擅自变更房屋设计;四、实测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误差绝对值超过3%;五、开发商交付的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或房屋质量严重影响房屋正常使用的。 三、具体哪些情况下可以退房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可以退房:1、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2、交付后的房屋出现严重影响正常居住的质量问题;3、交房期限届满,催告后三个月内未交房;4、其它可以退房的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规定,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二条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第十三条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