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试用期员工意外受伤怎么处理 |
释义 | 按工伤处理,只要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且受伤情况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 四、十五条之规定(且不存在第十六条规定之情形)的,无论是否处于试用期之内,也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都应认定为工伤并按工伤待遇获得赔偿。 一、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保险受工伤后该怎样做? 未签订劳动合同工伤怎样赔偿呢?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出现工伤的,受伤职工仍可以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要求工伤待遇。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的,则应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赔偿全部的工伤待遇。如果用人单位与职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成立,也就是说双方存在事实的劳动关系,职工因工作原因受伤的,仍属于工伤,可以要求工伤待遇。在处理工伤时,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工伤并治疗终结后再申请伤残鉴定,之后再根据鉴定的伤残等级等情况确定具体的工伤赔偿金额。对于赔偿金额,如果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二、醉酒驾驶造成工伤算不算工伤 酒后驾车造成本人伤亡的,不纳入工伤的范围。认定为工伤的基本条件就是因为工作过的原因而受到伤害的,包括上下班途中受到的交通事故。但醉酒驾车是违反法律规定而导致的伤害,由自己承担责任。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三、工伤事故没签合同怎么赔偿 职工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出现工伤的,受伤职工仍可以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要求工伤待遇。用人单位与职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成立,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也就是说虽然没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存在事实的劳动关系。在处理工伤时,应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在规定时间内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在认定工伤并治疗终结后再申请伤残鉴定,之后再根据鉴定的伤残等级情况确定具体的工伤赔偿金额。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的,则应由用人单位自行赔偿工伤职工全部的工伤待遇。对于赔偿金额,如果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民法典》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一条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