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纠纷中不属于哪些情况 |
释义 | 劳动争议范围包括劳动合同纠纷、无书面劳动合同纠纷和退休后社保纠纷,但不包括社保金发放、住房转让、伤残鉴定异议、家政服务纠纷、帮工纠纷和农村承包纠纷等。这些纠纷属于政策调整、技术鉴定、行政争议或普通民事案件范畴,无法通过劳动仲裁解决。 法律分析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3、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 下列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 1、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 3、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或者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的异议纠纷; 4、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 5、个体工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纠纷; 6、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受雇人之间的纠纷。 上述6种纠纷有的属于政策调整范畴,有的属于技术鉴定范畴,有的属于行政争议范畴,有的则属于法院可直接受案的普通民事案件范畴,不能像一般劳动争议那样通过先劳动仲裁、后诉讼的途径来解决。 拓展延伸 劳动纠纷中的排除情况及相关解析 劳动纠纷中的排除情况指的是在劳动纠纷处理过程中,存在一些特定情况,不适用于一般的劳动纠纷处理程序。这些情况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无效、劳动争议已经解决、劳动者提起诉讼超过法定时效等。对于这些排除情况,需要进行相关解析和判断。在处理劳动纠纷时,法院或仲裁机构会根据具体情况,对排除情况进行审查和判定,以确定是否适用于该劳动纠纷案件。因此,劳动纠纷中的排除情况及其相关解析对于确保公正、合法的劳动纠纷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劳动纠纷的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有些情况不适用于一般的劳动纠纷处理程序。例如,劳动合同无效、劳动争议已解决、诉讼时效已过等情况,都属于排除情况。法院或仲裁机构会对这些情况进行审查和判定,以确保公正、合法的劳动纠纷处理。因此,对劳动纠纷中的排除情况及其相关解析的理解对于有效解决劳动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一条 工会帮助、指导职工与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签订劳动合同。 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进行平等协商,依法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工会签订集体合同,上级工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予以改正并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请仲裁,仲裁机构不予受理或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九条 工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权参与社会保险重大事项的研究,参加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对与职工社会保险权益有关的事项进行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 第五十六条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