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十四五计划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
释义 | 十四五指的是2021- 2025,“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意义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指的是2021-2025。“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意义重大。同时,五年规划编制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一、中国发展计划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经过15年的努力,在我国科学技术的若干重要方面实现以下目标:一是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二是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有效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三是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取得突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二、新发展格局 十四五 十四五的发展新格局为: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整部建议中起到了纲举目张的重要作用,目的是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和更为安全的发展。围绕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从国家实力、经济体系、国家治理、社会文明、生态环境、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9个方面对2035年远景目标内涵进行了丰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纲要草案》实化量化“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描绘了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纲要草案》共19篇、65章、192节,约7.4万字,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重点阐述发展环境、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第二板块是17个方面的战略任务和举措,第三板块是规划实施保障。总体看,《纲要草案》重点体现了“四个突出”:突出体现“三个新”的核心要义。《纲要草案》立足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入推动高质量发展,体现了对“三个新”要求的整体把握、系统贯彻和一体落实。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