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借条”和“欠条”之间只有一字之差,相信很多人认为“借条”和“欠条”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反正都是一方欠另外一方的债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即使是一模一样的字,那么也可以有着多种理解,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多义字。何况是不一样的字呢?在一定程度上更不能做相同的理解,因此“借条”和“欠条”在本质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对于“欠条”和“借条”不仅仅是从文义上理解有所不同,从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他们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欠条”和“借条”虽然同属于债权债务关系,但是产生债权债务关系的起因是有所不同的。 “借条”从字面意思就能够理解到,双方之间是属于“借贷”关系,而对于借贷关系我国法律有严格的规定,特别是民间借贷。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借款合同的成立不是双方签字认可即生效,而是资金转移交付后才生效。因此如果只有借条,而没有资金交付的证据,那么这种借条是不产生法律效力的。 为防止高利贷、利滚利、砍头息等等不合法的民间借贷,法律法规对民间借贷的规定较为详细,对民间借贷的证据证明要求也是十分严格的。因此借款合同(借条)上约束的条款也必须要保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这种出借人才能保障自己的权利。 而“欠条”则是可能由于其他原因产生的债权债务,比如一方履行相关义务,另外一方履行金钱义务,在一方履行了义务以后,另外一方没有履行金钱义务,而出具的欠条。权利人在主张“借条”的债权时,需要提供相应的金钱交付凭证,比如转账凭证。而主张“欠条”的债权时则不需要提供转账凭证,但是需要提供自己履行义务的证据,以此证明债权债务的成立。 “欠条”和“借条”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产生债的原因却是不相同的,因此借款就应该用“借条”,基于其他原因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那么一般使用“欠条”。不论是借还是欠,那么都基于合法的基础上的,非常债权债务即使符合要求,那么也得不到法律的支持和保护,最常见的就是赌博所欠的债务或者所借的债务,这类债务成为自然之债,类似的违法债务,不论是何种表现形式,都不能得到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