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行政 诉讼 管辖 中的一般地域管辖是在 级别管辖 的基础上解决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 一审 行政案件的权限分工,包括一般地域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 1、一般地域管辖:地域管辖的一般原则是,行政案件原则上应该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首先,地域管辖以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为原则,其次,经过行政复议的,原则上无论复议机关作出何种复议决定,由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行政复议机关改变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形有: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所认定的主要事实和 证据 的;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规范依据并对定性产生影响的;撤销或部分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或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处理结果的。三种情形中存在一种即为改变。 2、特殊地域管辖:不同于地域管辖的一般规定为特殊地域管辖,具体包括以下三种: (1)经过复议的选择管辖。行政案件经过行政复议,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不仅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有 管辖权 ,复议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也有管辖权,两地不一致时,由当事人选择提起行政诉讼。 (2)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3)对限制人身自由的 行政强制措施 不服而提起诉讼的,被告和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原告所在地包括:住所地、经常居住地、人身自由被限制地。 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诉讼法 》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如果行政机关基于同一事实既对人身又对财产实施 行政处罚 或者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公民、被扣押或者 没收财产 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上述行为均不服的,既可以向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向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受诉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八条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九条 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