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故意损毁财物是否可以调解
释义
    破坏公私财物属故意犯罪,数额较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犯罪数额的认定有三种观点,包括恢复原状所需费用总和、恢复原状费用总和减残值、以及原值减残值。正确的认定方式至关重要。
    法律分析
    1、故意损坏他人物品对方不谅解,受害者可先报警;
    2、构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款;
    3、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是指故意毁坏或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在办理故意毁坏财物案件中,对犯罪数额的认定存在多种观点,特别是当犯罪数额影响到罪与非罪、法定刑是否升格时,不正确的认定方式会对案件质量造成重大影响,甚至会导致错案的发生。司法实践中,犯罪数额的认定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计算公式分别为:犯罪数额=恢复原状所需的所有费用总和;犯罪数额=财物损失价格=恢复原状所需的所有费用总和(恢复原状所需主要材料费×综合成新率+恢复原状所需辅料费+工时费等合理费用)-残值;犯罪数额=原值-残值。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该内容由 丁旭涛律师 和 家和律云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1: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