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经营者必须遵守哪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 |
释义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主旨是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宗旨,通过规定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促使全社会共同承担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责任,并重视对消费者的群体性保护。该法要求经营者遵循公平、诚信原则,不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强制交易,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分析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规特点如下: 1、以专章规定消费者的权利,表明该法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宗旨。该法列举的消费者权利有之多,体现出较高的保护水平。 2、特别强调经营者的义务。首先,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时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其次,以专章规定了经营者对特定消费者以及社会公众的义务。 3、鼓励、动员全社会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共同承担责任,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不法行为进行全方位监督。 4、重视对消费者的群体性保护,以专章规定了消费者组织的法律地位。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 拓展延伸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商品和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虚假广告禁止、合同条款公平、退换货规定、价格欺诈禁止、投诉与维权渠道等。适用范围涵盖了各类商品和服务领域,包括线上线下购物、餐饮旅游、金融保险、教育培训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旨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消费者在交易中享有公平、公正、安全的权益保障。经营者应遵守这些法规定,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投诉、申诉等途径进行维权,以维护自身权益。 结语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特点显而易见。首先,该法专门规定了消费者的权利,明确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宗旨。其次,强调了经营者的义务,要求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并明确了对特定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义务。此外,该法鼓励全社会共同承担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责任,并对不法行为进行全方位监督。最后,该法还重视对消费者的群体性保护,规定了消费者组织的法律地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实施将确保消费者享有公平、公正、安全的交易环境,经营者应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遇到问题时,消费者可以通过投诉、申诉等途径进行维权,以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三章 经营者的义务 第二十九条 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 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三章 经营者的义务 第二十八条 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以及提供证券、保险、银行等金融服务的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经营地址、联系方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三章 经营者的义务 第二十六条 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