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对犯罪年龄的规定有哪些
释义
    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分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和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和审理程序,同时规定了老年人的处罚减轻情况。
    法律分析
    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2、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14周岁—16周岁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3、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实施犯罪时的年龄,一律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过了周岁生日,从第二天起,为已满周岁。
    6、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7、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对犯罪时的年龄没有查清,而又关系到应否追究刑事责任和判处何种刑罚的公诉案件,应当退回检察院补充侦查。
    8、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及死缓。
    9、已满75岁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0、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拓展延伸
    犯罪年龄的法律规定及其影响
    犯罪年龄的法律规定是指法律对于未成年人在何年龄达到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犯罪年龄通常设定在18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年龄的规定主要基于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考虑,以及对未成年人保护和教育的需要。这些规定在刑事司法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审判程序和刑罚执行方式。犯罪年龄的法律规定还涉及到一系列相关问题,如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程序、未成年人犯罪的后果和教育措施等。对犯罪年龄的规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一直是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犯罪年龄的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能力进行了详细界定。这一规定基于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考虑,旨在保护和教育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年龄的规定在刑事司法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涉及审判程序、刑罚执行等方面。然而,对于犯罪年龄规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学术界和社会一直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五章 对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五十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犯罪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法治教育。
    对涉及刑事案件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其法定代理人以外的成年亲属或者教师、辅导员等参与有利于感化、挽救未成年人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邀请其参加有关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部门应当由专门机构或者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专门人员负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五章 对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五十一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可以自行或者委托有关社会组织、机构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社会调查;根据实际需要并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心理测评。
    社会调查和心理测评的报告可以作为办理案件和教育未成年人的参考。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13: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