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不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起诉么 |
释义 | 不签订劳动合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一、劳务拖欠工资不发要怎么办 劳务拖欠工资不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1、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解决; 2、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3、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务是拖欠工资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也伤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劳动者,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的方式来依法维权,在申请劳动仲裁时要准备好相关的劳动证据; 4、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在收到仲裁结果之日起15日内到法院起诉。 二、拖欠工资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遭遇拖欠工资,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权: 一、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解决。 投诉的解决的优点是,一旦用人单位是接到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理通知的,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用人单位在劳动行政部门的压力下就可能会及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这样劳动者可能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解决拖欠的工资问题。因此,这种方式在处理拖欠工资时,一般情况下可以首先选择。但是,如果劳动者的请求复杂的,如涉及经济补偿、赔偿金等,需要具体认定的,则可能劳动行政部门也无法解决,需要进行劳动仲裁程序。 二、向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 通过劳动投诉无法解决的,劳动者只能向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以仲裁的方式来解决双方的纠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必须要先经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的,除一裁终局的裁决,单位不能起诉的外,其它裁决任何一方对裁决结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三、通过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手段维权。 用人单位如果有能力支付,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并且达到一定的金额的,劳动者可以积极的向劳动行政部举报并请求协助报案或者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 三、农民工如何讨要工资 农民工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讨要工资:一、劳动者可以先和用人单位进行协商;二、劳动者可以打电话向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投诉;三、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四、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以向法院强制执行。五、如果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或者仲裁不公,还可以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直接通过法院判决执行。根据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四条规定,农民工可以向包工头或者发包方讨要工资,协商不成的,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向当地人民政府的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投诉,由其责令支付工资。二、是向当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依照仲裁裁决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三、是对仲裁结果不服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82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