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事故发生后立即到交警队报案 |
释义 | 交通事故处理时间及赔偿项目,保险公司垫付限制。 交通事故后需在规定时间内处理,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等。根据责任划分,保险公司可能垫付一部分费用,但最高垫付额度为1万元,不包括商业险。 法律分析 一、出了事故几天内到交警队处理 出了事故一般五至二十日到交警队处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在制作后三日内分别送达当事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二、交通事故赔偿伤者哪些项目 交通事故赔偿伤者的项目如下: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收款凭证进行确定;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3.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4.护理费以及住宿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三、出了事故保险公司垫付吗 出了事故保险公司不一定垫付,具体如下: 1.若肇事者无责任,对方全责,这种情况保险公司是不可能进行医药费垫付的; 2.肇事者有责任,保险公司按照责任划分比例,可以酌情垫付。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只会垫付交强险赔偿额度内的钱,不垫付商业险,最高垫付额度是1万元。 结语 在处理交通事故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应在事故发生后的几天内到交警队处理。赔偿伤者的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等。然而,保险公司在事故发生后并不一定会垫付费用,具体情况取决于责任划分和保险政策。请注意,最高垫付额度一般为1万元。在处理交通事故时,了解法律规定和与保险公司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章 报警和受案 第十六条 公安机关及其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警的,应当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并记录下列内容: (一)报警方式、时间,报警人姓名、联系方式,电话报警的,还应当记录报警电话; (二)发生或者发现道路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 (三)人员伤亡情况; (四)车辆类型、车辆号牌号码,是否载有危险物品以及危险物品的种类、是否发生泄漏等; (五)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的,还应当询问并记录肇事车辆的车型、颜色、特征及其逃逸方向、逃逸驾驶人的体貌特征等有关情况。 报警人不报姓名的,应当记录在案。报警人不愿意公开姓名的,应当为其保密。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章 认定与复核 第二节 复 核 第七十四条 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对下列内容进行审查,并作出复核结论: (一)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责任划分是否公正; (二)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及认定程序是否合法; (三)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是否符合规定。 复核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形式,但当事人提出要求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听取各方意见。 办理复核案件的交通警察不得少于二人。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二节 现场处置和调查 第三十四条 痕迹、物证等证据可能因时间、地点、气象等原因导致改变、毁损、灭失的,交通警察应当及时固定、提取或者保全。 对涉嫌饮酒或者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驾驶车辆的人员,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及时抽血或者提取尿样等检材,送交有检验鉴定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 车辆驾驶人员当场死亡的,应当及时抽血检验。不具备抽血条件的,应当由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出具证明。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