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在职务犯罪案件审判中,除了考虑到被害人和公众的情感需求外,还需要保证法律程序的客观性。具体而言: 1. 考虑被害人和公众情感需求的同时,不能忽视法律程序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2. 法官应该以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为基础,依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公正审理案件,保证判决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3. 对于被害人的权益保护,应该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尊重被害人的权利,听取被害人的陈述,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4. 同时,法官应该保持客观中立,不受任何非法干扰和压力。不因被害人或者公众的情感需求而过度偏颇判决。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7条:“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被害人有权依法参加诉讼,就自己遭受的犯罪行为提出控告和陈述意见。”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解释》第三十七条:“法官应当坚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非法干扰和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