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网络借款诈骗刑法规定是怎样的? |
释义 | 网络借款诈骗的刑法规定是根据金额大小进行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罚金等;而网贷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则根据财物数额的大小进行判断,包括有期徒刑、罚金等。在处理网络诈骗犯罪时,必须达到一定的金额才能构成犯罪,例如诈骗数额达到3000元以上。 法律分析 一、网络借款诈骗刑法规定是怎样的? 网络借款诈骗刑法规定是将会按照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来进行处罚。诈骗罪根据行政不同,触犯的刑法有低66条,第69条,第210条,第287条和第236条。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一十条第二款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六十九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三百条第三款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奸妇女、诈骗财物的,分别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八十七条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二、网贷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在现实生活中网络贷款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贷款方式,而很多网络贷款是属于违法犯罪的,网络贷款如果是属于诈骗活动的,诈骗达到一定数额就构成诈骗罪,而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达到较大的,可以对犯罪分子处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诈骗财物达到数额特别巨大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诈骗的财物价值达到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诈骗罪量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时候,罚金的数额一般是依据犯罪的情节而定的,而诈骗罪考虑的情节包括诈骗取得的财产的价值,诈骗财产越多的,罚金的数额就越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涉及到诈骗这样的一种情况的话,必然是需要严格的按照我国刑事法律当中的规定对此进行一定的处罚,当然前提也必须要达到数量较大的这种程度,比如说诈骗的数额达到3000元以上的就是属于构成犯罪,网络诈骗也是按照诈骗罪来进行处理的。 结语 网络借款诈骗根据刑法规定,可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根据《刑法》第266条,如果诈骗数额较大,还可并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可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可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罚金或没收财产。对于网络贷款诈骗罪的量刑标准,一般取决于诈骗财物的数额和情节的严重程度。诈骗罪的处罚力度旨在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确保公平正义的维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 第一百九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七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