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诉讼中需要涉及的债务主要有哪些? |
释义 | 离婚诉讼中,夫妻共同债务应分清与家庭共同债务和个人债务的区别。夫妻共同债务指为共同生活或履行抚养、赡养义务所负的债务,离婚时应由夫妻共同财产清偿。个人财产清偿的情况包括夫妻约定由个人承担的债务(除逃避债务目的外)、未经对方同意资助非抚养义务亲朋债务、未经对方同意从事经营活动且收入未用于共同生活债务,以及其他应由个人承担的债务。 法律分析 夫妻共同债务要在离婚诉讼中需要涉及到,并确定由谁分担。中国提示您注意,夫妻共同债务与家庭共同债务、个人债务是有原则上的区别的。在离婚诉讼中,应当明确家庭共同债务与夫妻共同债务是区分。简单地说,家庭共同债务的债务人不限于夫妻二人,如有的家庭四世同堂,若是此家中主人与主妇进行离婚诉讼,很显然要分清对外所欠的债务是谁对外经手的,是不是为了夫妻共同生活需要,还是家庭某一成员为个人生活需要所欠的债。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区分的问题,根据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夫妻为共同生活或为履行抚养、赡养义务等所负债务,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应当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下列债务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一方以个人财产清偿: (1)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 (2)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 (3)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4)其他应由个人承担的债务。 拓展延伸 离婚诉讼中债务分配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离婚诉讼中,债务分配是一项重要的问题。根据我国婚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债务分配的原则主要包括公平原则、协议原则和法定原则。公平原则要求根据夫妻双方的财产状况、收入能力、负债情况等因素进行合理分配,以达到公平公正的结果。协议原则强调夫妻双方可以自行协商并达成债务分配协议,法院会予以确认。法定原则指的是如果夫妻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法院将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债务分配。在处理债务分配时,需要注意的是确保债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避免存在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此外,还需要考虑夫妻双方的还款能力和负债能力,以合理分担债务责任,避免给一方造成过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在离婚诉讼中,债务分配的原则和注意事项非常重要,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处理。 结语 夫妻共同债务在离婚诉讼中的分配是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债务分配遵循公平、协议和法定原则。在分配过程中,应考虑双方财产状况、收入能力和负债情况等因素,以实现公平公正的结果。双方可以协商达成债务分配协议,法院将予以确认。如无法达成一致,法院将依法进行分配。在处理债务分配时,需确保债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避免恶意转移财产。同时,应合理考虑双方还款和负债能力,避免给一方造成过大经济负担。综上所述,离婚诉讼中的债务分配原则和注意事项至关重要,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和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六百七十九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六百六十九条 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