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法律问题
释义
    法律分析:
    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2、资料收集3、风险评估4、应急能力评估5、编制应急预案6、应急预案评审。
    法律依据: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4.2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4.3资料收集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应收集与预案编制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事故资料,同时收集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周边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
    4.4风险评估
    主要内容包括
    a)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事故危险源;
    b)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并指出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
    c)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风险防控措施。
    4.5应急能力评估
    在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状况基础上开展应急能力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完善应急保障措施。
    4.6编制应急预案
    依据生产经营单位风险评估以及应急能力评估结果,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应注重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急预案相衔接。应急预案编制格式参见附录A。
    4.7应急预案评审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评审。评审分为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内部评审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外部有关专家和人员进行 评审。应急预案评审合格后,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签发实施,并进行备案管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4: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