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检察院不起诉流程概述 |
释义 | 《不起诉的程序与程序》 该文章主要介绍了不起诉的审查、决定、宣布和送达程序,以及不起诉后的善后工作。审查报告由检察官起草并经审核决定,不起诉权由检察长和检察委员会行使。不起诉决定需公开宣布并送达相关方,告知申诉和起诉的途径。同时,文章还提到了不起诉后的解除强制措施、行政处罚等善后工作。 法律分析 (一)审查。经过审查起诉,认为需要作不起诉处理的,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应当写出审查报告,经部门负责人审核,报主管检察长决定或由主管检察长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二)决定不起诉。不起诉的决定权由检察长和检察委员会行使。(三)宣布和送达。人民检察院应公开宣布不起诉决定,并将不起诉决定书分别送达被不起诉人及其所在单位、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以及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送达时,应当告知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诉讼代理人,如果对不起诉决定不服,可以自收到不起诉决定书后7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于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而被不起诉的人,应当告知其如果对不起诉决定不服,可以自收到不起诉决定书后7日内向人民检察院申诉。(四)不起诉的善后工作。不起诉决定宣告及送达后,应及时解除强制措施,解除扣押、冻结,对需要给予被不起诉人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没收其违法所得的提出检察意见并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等。 拓展延伸 检察院不起诉流程解析及常见问题解答 检察院不起诉流程解析及常见问题解答是指对于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不予起诉的相关程序和规定进行解析,并回答人们常见的疑问。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负责对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和决定是否起诉。不起诉的决定是在充分调查和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作出的,以保护无罪的原则。解析该流程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检察院的工作方式和法律程序,以及对于不起诉决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估。常见问题解答则提供了人们对于该流程的疑问的解答,例如不起诉的法律依据、不起诉是否可复议、不起诉是否意味着无罪等。通过解析和解答,可以增进公众对检察院不起诉流程的理解和信任,维护司法公正和法治秩序。 结语 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经过审查后,根据法律规定决定是否对案件进行起诉。对于不需要起诉的案件,检察官会编写审查报告,并由上级主管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不起诉。不起诉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及时送达相关人员。被不起诉人如对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决定书后7日内向上级检察院申诉,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对于被不起诉的人,应当告知其申诉的途径。不起诉决定宣告及送达后,应解除强制措施,对需要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没收违法所得的提出检察意见并移送有关机关处理。了解不起诉流程有助于公众理解和信任司法机关的工作,维护司法公正和法治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七条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第一百七十八条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 第一百八十条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