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虐待罪应该如何定罪和处罚? |
释义 | 虐待罪的处罚标准是指行为人经常以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对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行为,一般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使被害人重伤或死亡则处以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虐待罪的立案标准包括虐待行为具有连续性、情节恶劣、针对家庭成员,并且未致使被害人重伤或死亡的犯罪属于告诉才处理。 法律分析 一、对虐待罪应怎么处罚 1、虐待罪指的是行为人经常以打骂、禁闭、捆绑、冻饿、有病不给治疗、强迫过度体力劳动等方式,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实施肉体上、精神上的摧残、折磨,且情节恶劣的行为。对犯本罪的行为人,一般会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行为人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应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二、虐待罪的立案标准有哪些 1、具有虐待行为且达到情节恶劣。 这里所说的“虐待”,具体是指经常以打骂、冻饿、捆绑、强迫超体力劳动、限制自由、侮辱人格等各种方法,从肉体、精神上迫害、折磨、摧残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行为。 2、虐待行为有别于偶尔打骂或者偶尔的体罚行为的明显特点是:经常甚至一贯进行的,具有相对连续性。 这里所说的“家庭成员”,是指在同一家庭共同生活的成员。非家庭成员间的虐待行为,不构成本罪。 3、根据法律的规定,虐待行为必须是情节恶劣的才能构成犯罪。可以说“情节恶劣”,是本罪的罪与非罪的重要界限。 情节恶劣,指虐待的动机卑鄙、手段凶残;虐待年老、年幼、病残的家庭成员;或者长期虐待、屡教不改的等等。 4、“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是指由于被害人经常地受到虐待,身体和精神受到严重的损害或者导致死亡,或者不堪忍受而自杀。实践中应当注意:如果行为人是故意要致使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而采取长期虐待的方式来实现其犯罪目的的,不应按虐待罪来进行处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了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应依照本法关于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5、虐待家庭成员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犯罪,属于告诉才处理。 结语 对虐待罪的处罚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进行裁决。虐待罪指的是行为人对家庭成员实施肉体上、精神上的摧残、折磨的恶劣行为。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犯罪行为人可能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而如果行为人的虐待导致被害人重伤或死亡,则可能面临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虐待罪的立案标准包括虐待行为具有连续性、虐待行为达到情节恶劣、虐待的家庭成员关系等。对于未致使被害人重伤或死亡的虐待行为,应按告诉才处理的原则进行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二十条之四 利用极端主义煽动、胁迫群众破坏国家法律确立的婚姻、司法、教育、社会管理等制度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五十条 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九条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