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判死刑的条件是什么
释义
    根据相关法条规定,被告人所犯罪行极其严重,依照刑法则规定符合适用死刑条件,具有下列从严处罚情节,且无法定或酌定从宽处罚情节的,依法适用死刑立即执行。
    故意杀人罪
    (1)实施抢劫、盗窃、强奸等犯罪后,为灭口而故意杀人,并造成死亡后果的。
    (2)聚众斗殴致人死亡中的首要分子,且系致人死亡的直接责任人。
    (3)雇凶者直接策划、组织、指挥故意杀人,或者雇凶者直接与受雇者共同实施故意杀人,且造成他人死亡后果的。
    (4)因暴力犯罪被判刑,在假释考验期内故意杀人,并致人死亡的。
    (5)出于报复、奸情、图财等动机,预谋杀人并致人死亡,且具有法定从重情节或多个酌定从重情节的。
    (6)符合累犯条件,且前罪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暴力犯罪,后罪为故意杀人的。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
    ,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
    遭受这种剥夺生命的刑罚方法的有关犯人通常都在当地犯了严重罪行。尽管这"严重罪行"的定义时常有争议,但在现时保有死刑的国家中,一般来说,"蓄意杀人"必然是犯人被判死刑的其中一个重要理由。
    2011年5月24日,最高院发布2010年年度工作报告称,最高院在审理死刑复核案件时,不是必须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均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判处死刑要考虑哪些因素
    1、死刑所剥夺的是犯罪分子最重要的权利。
    刑罚的属性表现为对犯罪分子进行惩罚,而这种惩罚最终又归结到对犯罪分子某些权利的剥夺上,某种刑罚所剥夺的权利愈多及对个人愈重要,这种刑罚便愈严厉。
    死刑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还要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于是,一旦适用死刑,犯罪分子不仅丧失了最重要的生命权利,而且依附于生命权利的人身权利及其他有相对独立意义的权利也基本上都不存在。
    因此,相比财产刑、自由刑等其他刑罚方法,死刑无疑是最严厉的。
    2、死刑对犯罪分子造成的痛苦是最大的。
    判处刑罚势必会对犯罪分子造成某种痛苦,同时其痛苦的大小也因刑罚方法的不同而异。一般来讲,这种痛苦是与刑罚的严厉程度成正比的,对犯罪分子适用的刑罚愈严厉,犯罪分子所承受的痛苦就愈大,反之就愈小。
    3、死刑的适用对犯罪分子来讲是不可逆的。
    犯罪分子一旦被适用死刑,欲恢复执行前的状态是绝无可能的。这源于生命的不可恢复性,生命一旦丧失便意味着永远丧失。而财产刑可以通过返还财产,自由刑可以通过释放来弥补,对死刑来讲,这种挽回是不现实的。基于这一特性,死刑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
    二、死刑的证据标准是怎样的
    根据《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办理死刑案件,对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认定,必须达到证据确实、充分。证据确实、充分是指:
    1、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2、每一个定案的证据均已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3、证据与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不存在矛盾或者矛盾得以合理排除;
    4、共同犯罪案件中,被告人的地位、作用均已查清;
    5、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符合逻辑和经验规则,由证据得出的结论为唯一结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6: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