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龄是档案计算还是交社保 |
释义 | 参加工作后应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工龄按社保缴费年限计算,缴费年限替代工龄,不缴费不计算缴费年限,退休金领取需审核个人档案记录,工龄不会清零,只要社保关系未终止,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不会清零。 法律分析 根据现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相关政策,在参加工作之后就应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工龄的计算时间和开始缴纳社会保险的时间是一致的。 工龄是按照社保缴费年限计算。举个例子吧:一个人从18岁时开始工作,到60岁时退休,那这个人工作了43年,理论上的工龄就是43年。假如这个人从30岁开始上保险,则到60岁退休,有31年时间的社会保险,则工龄和社会保险挂钩的话,计算实际的工龄也就是31年了。 其实现在没有工龄的规定,一切按照缴费计算,缴费年限替代了原来的工龄,不缴费就不计算缴费年限,退休也是按照缴费年限计算的,不论你的档案在哪里,不参加养老保险,是不计算的。 关于档案要注意,各地的人才只负责管理档案,档案在人才,但是是没有工龄的,职工的档案,是具有保管资格的单位才可以进行管理,你没有单位或者单位没资格进行管理,只能在人才保管,只是一个管理档案的方式,和工龄没有任何关系,具有人事任免权的国企单位或者集体单位,才有保管档案的资格,他们的职工也是一样,不缴纳养老保险,也是不计算缴费年限的,现在没有工龄,只有缴费年限。 办理养老金领取,要经过档案的审核,工龄、工资、待遇、职务、社保受保时间等都是以个人档案的记录为依据的。退休时需要依据档案认定个人出生时间,从而确定退休时间,需要确定个人参加工作的时间,从而确定开始缴费或视同缴费的时间,以计算养老金金额。 工龄如果是因为劳动者主动辞职或者劳动者被开除、除名、追究刑事责任、剥夺政治权利,工龄都会清零。但是,在实施社会保险缴费以后就不是这样了。《社会保险法》规定的各项待遇仅仅对社保缴费年限负责,缴费年限都是实缴制。只要参保人没有被终止社保关系,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都不会清零。 结语 根据现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工龄的计算与开始缴纳社会保险的时间一致。工龄是按照社保缴费年限计算的,不缴费就不计算缴费年限。现在没有工龄的规定,一切按照缴费年限计算,档案审核时会考虑工龄、工资、待遇、职务等因素。退休金的领取也依据个人档案记录的工作时间和缴费时间来计算。只要参保人没有终止社保关系,工龄和个人账户都不会清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 第十五条 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健全乡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章 失 业 保 险 第四十五条 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决议: 第八条 退休、退职工人本人,可以继续享受公费医疗待遇。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