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间借款的利息定多少受法律保护 |
释义 | 民间借款利息的确定受法律保护,根据民法典,利息由双方自愿协商约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合法且受保护。如果没有利息约定或约定不明确,视为不支付利息。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最高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对于无息借贷,逾期可要求偿付逾期利息,催讨不还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 法律分析 民间借款的利息定多少才受法律保护 关于民间借款利息,法律是规定的: 1、立法原则和精神。 根据民法典对自然人之间的利息规定,总体上体现为意思自治原则,即利息由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约定。只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法律是允许的,并予以保护。 2、法律推定。 立法考虑到民间借贷很大部分是亲朋好友之间发生的这一特殊性,且绝大部分为生活所需而建立的借贷关系,所以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双方对利息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3、限制高利率。 民法典规定了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最高法院司法解释为约定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4、限制以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 民间借贷的利息怎么定 对于民间借贷的利率,《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以及对借款利息的确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法律对民间借贷的利息并无强制要求,有偿或无偿由双方约定。如当事人对利息有约定的,借款人应按约定支付利息;如当事人对对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因此,贷款人要想收取利息,必须对利息作出明确的约定,否则,按无息处理。即使是无息借贷,借款人逾期不还款,贷款人有权要求偿付逾期利息;或不定期无息借贷经催讨不还,贷款人要求偿付催后利息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 结语 民间借款的利息定多少才受法律保护?根据法律规定,民间借款的利息是由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约定的。如果没有明确约定或约定不明确,视为不支付利息。此外,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因此,贷款人应与借款人明确约定利息,否则将按无息处理。即使是无息借贷,逾期不还款或经催讨不还的,贷款人有权要求偿付逾期利息或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七条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应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 按前款计算,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超过以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