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证明公诉人人格攻击的恶意? |
释义 | 法律分析:人格攻击是指针对个人人格的攻击行为,其性质属于侵犯名誉权。法律上规定公诉人行使职权时应当遵循法律程序,不得恶意侵犯他人名誉权。因此,如果公诉人对被告人进行人格攻击,其行为是否恶意成为了关键问题。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八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恶意中伤他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严重侵犯他人名誉权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公诉人在主张指控时,应当遵循法律程序,不得侵犯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诉讼参与人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捏造事实、隐瞒真相或者提供虚假证据。 综上所述,如果被告人认为公诉人进行了恶意的人格攻击,可以通过提供证据证明公诉人的指控违反了法律程序,侵犯了其名誉权,从而得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支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