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异地威胁报警指南
释义
    异地威胁报警,公安应受理并移交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办理行政案件程序:1、表明执法身份;2、收集证据;3、告知事实、理由、陈述权和申辩权;4、听取申辩,采纳成立的证据;5、当场处罚并收缴罚款,或指定银行缴纳。
    法律分析
    被异地威胁,不管是向哪里的公安机关报警,公安机关都应该受理。
    公安机关会进行登记备案,如果发现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可以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处理,也可以要求被害人向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进行报警。
    办理行政案件的程序如下:
    1、向违法行为人表明执法身份;
    2、收集证据;
    3、口头告知违法行为人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违法行为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
    4、充分听取违法行为人的陈述和申辩。违法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
    5、填写当场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
    6、当场收缴罚款的,同时填写罚款收据,交付被处罚人。未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告知被处罚人在规定期限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拓展延伸
    异地威胁报警流程指南
    异地威胁报警流程指南是一份旨在帮助人们应对异地威胁情况的详细指南。在面临异地威胁时,正确的报警流程至关重要,它能够确保您的安全和安宁。本指南将提供关于异地威胁报警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如何判断威胁的严重程度、如何与当地执法机构联系、如何保护个人隐私等方面的指导。此外,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异地威胁类型,并提供应对策略和建议。通过遵循本指南,您将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异地威胁,并采取适当的行动来保护自己和您所关心的人。
    结语
    正确应对异地威胁至关重要,报警流程是确保安全和安宁的关键。本指南提供了关于异地威胁报警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您判断威胁的严重程度、与当地执法机构联系以及保护个人隐私。同时,我们还提供了针对常见异地威胁类型的策略和建议。遵循本指南,您能更加自信地应对异地威胁,保护自己和所关心的人。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第十条
    行政案件由违法行为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但是涉及卖淫、嫖娼、赌博、毒品的案件除外。
    违法行为地包括违法行为发生地和违法结果发生地。违法行为发生地,包括违法行为的实施地以及开始地、途经地、结束地等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地点;违法行为有连续、持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违法行为连续、持续或者继续实施的地方都属于违法行为发生地。违法结果发生地,包括违法对象被侵害地、违法所得的实际取得地、藏匿地、转移地、使用地、销售地。
    居住地包括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户籍所在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在医院住院就医的除外。
    移交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的行政案件,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在移交前应当及时收集证据,并配合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取证工作。行政案件由违法行为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但是涉及卖淫、嫖娼、赌博、毒品的案件除外。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9 22: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