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二胎政策实施的具体年份是什么?
释义
    2016年开始全面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修正案规定生育一孩或两孩可获得延长生育假奖励,失独家庭可继续获得扶助。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强调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
    法律分析
    二胎开放时间是在2016年。201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将于2016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根据修正案中规定,生育一孩或者两孩都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而需要扶助的失独家庭,可继续获得扶助。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
    拓展延伸
    二胎政策的历史背景及发展
    二胎政策是指中国政府在计划生育政策基础上,允许符合条件的夫妻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政策。该政策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独生子女政策旨在控制人口增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逐步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首先于2013年开始实行二孩政策试点,然后于2016年全面放开。这一政策的发展是为了缓解人口结构失衡和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以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胎政策的实施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影响和挑战。一方面,许多夫妻欢迎这一政策,希望能够拥有更多的子女,以充实家庭和传承家族。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夫妻因为经济压力、教育成本等原因选择不生育或延迟生育。
    此外,二胎政策的实施还涉及到相关的法律、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的调整。政府需要加强卫生、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支持,以满足增加的人口需求。同时,也需要加强社会舆论引导,提倡科学合理的生育观念,避免出现过度生育或其他不良现象。
    总的来说,二胎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以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它对于中国社会和家庭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应对相关的挑战和问题。
    结语
    二胎政策的实施,是中国政府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一政策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通过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中国政府希望缓解人口结构失衡和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然而,二胎政策的实施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影响和挑战。政府需要加强相关支持和社会舆论引导,以应对增加的人口需求和确保科学合理的生育观念。在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二胎政策将为中国社会和家庭结构带来积极的变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第五十五条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下列各项:
    (一)生育的医疗费用;
    (二)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第五十六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21: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