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劳动合同到期后,双方未续签但劳动者继续工作且单位未异议,视为同意原条件继续履行。但需在一个月内签订新合同,单位如书面通知劳动者不续约,需支付经济补偿。若单位超过一个月未签新合同且不满一年,劳动者可要求每月二倍工资。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没有续签,劳动者还在继续工作,单位并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但应当在劳动合同期满后一个月内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如果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依照有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如果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从第二月起支付每月二倍工资。 拓展延伸 法律责任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雇佣关系 在雇佣关系中,未签订劳动合同可能带来一系列法律责任。根据劳动法规定,雇主应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公司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但仍继续雇佣,雇主可能面临以下法律责任:首先,雇主可能被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工资、福利和补偿等;其次,雇主可能面临劳动监察机构的处罚,如罚款或责令停工整顿;最重要的是,未签订劳动合同可能导致雇佣关系的不稳定性,雇主可能面临员工提起劳动仲裁或法律诉讼的风险。因此,雇主应及时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以避免潜在的法律责任和纠纷。 结语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到期后,双方未续签且劳动者继续工作,视为同意以原条件履行合同。然而,应在一个月内签订新合同,如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续签,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若单位超过一个月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要求支付每月二倍工资。未签订劳动合同可能带来法律责任,雇主应及时签订合同以避免风险。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四条,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