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受害人家属未收到刑事判决书,如何寻求法律帮助? |
释义 | 判决书只送达当事人手中,不送达家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判决应当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后,判决书应在五日内送达当事人和检察院,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判决书需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署名,并注明上诉期限和上诉法院。 法律分析 法院作出判决后,判决书只会送达到当事人手中,判决书是不会送达到家属手中的。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二条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第二百零三条判决书应当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署名,并且写明上诉的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拓展延伸 如何为受害人家属提供合适的法律援助? 为受害人家属提供合适的法律援助是确保他们在面对刑事判决书未收到的困境时能够获得必要的支持和帮助。首先,家属可以咨询当地法律援助机构,寻求免费法律建议和指导。其次,他们可以委托律师代理,以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维护。此外,家属还可以联系相关受害人支持组织,寻求情感支持和法律资源。同时,积极参与案件的调查和进展,与执法部门保持沟通,以确保案件得到妥善处理。最重要的是,家属应保持耐心和坚定,不断追求正义,确保受害人的权益得到维护。通过以上措施,受害人家属可以寻求到合适的法律援助,以应对他们面临的困境。 结语 在面对刑事判决书未送达家属的困境时,为受害人家属提供合适的法律援助至关重要。家属可以咨询当地法律援助机构,委托律师代理,并联系受害人支持组织,以获得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积极参与案件的调查和进展,与执法部门保持沟通,追求正义,确保受害人的权益得到维护。通过以上措施,受害人家属可以寻求到合适的法律援助,应对困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三十一条 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交原审人民法院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章 特别程序 第二节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三百三十八条 对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时,可以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章 特别程序 第二节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三百三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犯罪案件: (一)雇凶伤害他人的; (二)涉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 (三)涉及寻衅滋事的; (四)涉及聚众斗殴的; (五)多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 (六)其他不宜和解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