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贷款超过三年诉讼时效的应对策略 |
释义 | 银行贷款超过三年诉讼时效后,银行将丧失胜诉权。即使银行起诉,贷款人可以以时效已过为抗辩理由,不予偿还。然而,实际上,法院很少支持该抗辩理由。此外,即使法院支持抗辩,银行仍可将借款人列入黑名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8条,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特殊情况下可延长。银行应为其行为和失误承担责任,而不应以认知不足或工作难度大为借口。 法律分析 银行贷款超过三年诉讼时效了应该怎么办 超过诉讼时效后,没有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情形,银行就等于丧失了胜诉权。如果期间借贷人没有重新签过还款计划,或者还一部分款,或者签收催款通知书,或者有证据的口头还款协议,那么诉讼时效已过,法院将不予支持。银行不在诉讼时效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应视为自动放弃权利。无论是对法律的认知不足还是工作难度大等一切的理由都是无理的。银行作为合法的金融机构并非慈善机构,应尊重道德法律。应该为自己的行为和过失承担责任。 银行丧失了胜诉权仍然起诉会怎样 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没有催告,包括银行口头、书面、电话等形式的催告。则过了诉讼时效。但银行依然可以起诉,依然可以向贷款人讨债,但是贷款人可以依时效已过为抗辩理由,不予以偿还。但是实践中,已诉讼时效已过作为抗辩理由并得到支持的很少。另外就算法院支持抗辩理由,也并不影响银行把借贷人纳入黑名单。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结语 银行贷款超过三年诉讼时效了应该怎么办?银行丧失了胜诉权,意味着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追讨债务。如果银行未在诉讼时效内行使权利,即视为自动放弃。银行作为合法金融机构应尊重道德法律,应为自身行为和过失承担责任。然而,即使诉讼时效已过,银行仍可起诉,但贷款人可以以时效已过为抗辩理由。实践中,支持抗辩理由的情况较少。此外,即使法院支持抗辩理由,银行仍可将借贷人列入黑名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8条,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八条 主债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保证人享有主债务人的诉讼时效抗辩权。 保证人未主张前述诉讼时效抗辩权,承担保证责任后向主债务人行使追偿权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主债务人同意给付的情形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章 保证合同 第二节 保证责任 第六百九十二条 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章 保证合同 第二节 保证责任 第六百九十四条 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从保证人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的权利消灭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从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